上週末小編跟家中長輩去了趟香港,旅程中正好跟長輩聊到「口譯」這事,對象是年近70溝通以台語為主,國語聽得懂但少講,平常做菜市場生意,是離研討會、論壇相當遠的長輩類型,雖然小編台語講得還不錯,但碰到要用台語精簡扼要的解釋什麼是口譯工作,當下還真的是有點語無倫次,但想了一下突然發現自己有點捨近求遠了!跟著小編就用了一個自認還算簡單的方式來說明,大家可以來想想要是你會怎麼介紹這工作呢?

 

小編當下是這樣說的:像剛剛進來的房務人員雖然會講國語,但我們當時聊到他時是在用台語講話,因為他聽不懂,如果今天一個聽不懂台語的人需要知道我們在講什麼,付錢請我用國語講給他聽這就算是口譯了,只是專業一點的場合需要用到機器設備來讓一大群人同時聽懂台上那個講台語的人在說什麼。

 

其實一般講到口譯的時候大家都會想到中英、中日或中法之類的,但方言跟方言之間就不需要嗎?答案是依然要的!口譯之所以存在就是因為語言間的溝通隔閡,在翻譯理論與技巧上理應沒有太多差異,同樣要專注聆聽、迅速的語言轉換、短期記憶、速記等等,語言之間沒有孰優孰劣之分,只有使用廣泛度的差別而已;也沒有今天翻的語種是使用度較低的就需要記比較少東西,在市場的定價則應依該場次的商業價值而定,而非像有些商人會認為東南亞語系的翻譯就不值那些價碼。

 

至於口譯到底重不重要,這端看主辦方對活動的重視程度,但一場演講或研討會中口譯的品質是很容易被檢視的,端看聽眾的反應即可見一斑,口譯員產出的語氣是否急促又或是相當平穩、語氣中是否帶有不確定感、是否使用到過多概括、空泛的詞彙以及說話中是否帶有台上講者相同的情緒,這些都是透過聲音可以觀察及感覺到的,這也是為什麼坊間會有專門訓練聲音表情的課程,因為透過聲音可以傳達出來的東西遠比一般人想像的多!這個部份也是敝公司-創譯語言顧問想要致力於推廣的,讓市場更加地理解與重視口譯這項工作,總不會之後的研討會有人想搬出Google小姐的聲音來吧?為此我們也開始投入口譯的一些基礎教學,下半年更想規劃課程協助有心的人應對台灣的翻譯所考試!最近期的課程就是浩爾的逐步口譯課第二期,在第一期的結尾我們採取了業界首創的成果發表,結合了同步口譯的實作體驗,更清楚地讓學員感受到同步口譯的臨場感,也讓學員清楚往專業口譯之路的努力方向!

 

最後第二期課程目前尚有一些名額,若有興趣的人要盡快報名以免向隅!

報名網址:點我

arrow
arrow

    94ab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